【中国网】“文化之光”照进乡土,青春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
来源: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发布时间:2025-08-15浏览次数:10

转自:中国网 2025-08-15

http://yingji.china.com.cn/2025-08/15/content_43203671.shtml


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“文化之光”溪畔实践队于2025年7月4日再次奔赴莆田市仙游县,开启为期18天的“需求+”三下乡社会实践。此次行动以“乡村有需求 高校来答题”为核心,深度融入地方发展脉络,以艺术赋能、文化传承为主线,书写新时代青年与乡村“双向奔赴”的生动篇章。

实践队走进度尾镇砺山寨红色教育基地,开启一场涤荡心灵的革命精神溯源之旅。

为激活地方文化基因,实践队走进国画大师李耕故居。在踏访古迹、观摩佳作的过程中,队员们真切触摸到地域文化的独特肌理与艺术滋养的深厚力量。这场穿梭历史遗存、对话艺术先辈的实践之行,让队员们在沉浸式学习中积淀文化素养,在探索中愈发坚定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使命,同时,也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新思路。

创新美育形式,播撒传承种子。实践队于莆田仙游县度峰社区以“执扇绘丰年 共护盘中餐”为主题,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漆扇文化与粮食安全宣传教育活动,这是实践队为中小学生量身设计的“非遗+思政”课堂。此次活动通过漆扇制作、粮食安全知识普及和主题画作创作,将传统文化与粮食安全理念深度融合,吸引了众多参与者。让传统漆艺有了新载体,也让粮食安全理念顺着扇面的纹路,悄悄种进孩子们心里。

在产业升级方面,实践队深入当地农业龙头企业——福建省溪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探索乡村发展的新路径。在智能温室里,实践队解码“一朵花的共富逻辑”。从朱顶红到李氏樱桃,队员们用镜头记录“新农人”的创业故事,为花卉产业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提供新思路。

从泰宁新桥乡的初试锋芒,到仙游长安村的渐入佳境,再到此次度峰社区的全力绽放,实践队的墙绘之笔已耕耘三载。本次的艺术赋能乡村,实践队锚定仙游地域特色,以画笔为犁,在乡土间耕耘14天,最终完成300平方米大型主题墙绘。作品巧妙融合木兰溪生态治理成果、本土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历程及文旦柚等特色农产品元素,通过现代艺术构图展现乡村之美。创作过程中,师生团队每日迎着晨曦备料,伴着星灯完成细节勾勒,战高温、防雨水、克难题,历经基层处理、多层绘制、防水固色等多道工序,于7月22日完美收官。这幅“行走的乡村美术馆”不仅扮靓了村容村貌,更成为凝聚村民文化认同的生动载体。

此次实践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诠释,更在“大思政课”中锤炼了队员们的综合能力:专业技能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际方案,跨学科协作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,红色教育则筑牢了理想信念根基。队员们的专业技能化作了乡村的“美颜滤镜”,跨学科协作成了服务的“增效引擎”,红色教育则筑牢了信念的“压舱石”。“文化之光”溪畔实践队以画笔丈量乡土,以热忱浇灌理想。这场艺术与泥土的对话,不仅是仙游乡村振兴图景中的亮色一笔,更是青年学子“自找苦吃”的成长宣言——以文化之光,照亮山河无恙;以青春之名,共赴盛世之约!

联系我们
地址:福建省福州市上街镇学府南路66号
邮编:350108
版权所有©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闽公网安备 35012102500025号 闽ICP备17031596号